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学版 > 期刊论文 > 其它各类 > 中医药类
编号:88135
"针刺筋腱新疗法"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
http://www.100md.com 当代中医网
     [作 者]

    侯玉堂 侯学增

    [单 位]

    山东省沂源县燃料总公司

    [来 源]

    [全 文]

    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。目前,采用内服中药,外行针刺,该病不难治愈。若失治误治,也会出现永久性口眼歪斜,甚至一侧症状消失而另一侧歪斜症状又重复出现。究其原因,不外乎失治误治在一个"情志"上。多年临床经验证实:"情志因素"是导致周围性面瘫不可忽视的诱因。现将对其病理所做的探讨和"针刺筋腱新疗法"的临床研究报道如下,愿和同道们共同讨论:

    病理分析:

, http://www.100md.com     现代医学认为,周围性面瘫病因,或为病毒感染,或为着凉头面部受冷风吹拂后,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受寒冷刺激发生痉挛,引起神经缺血所致;中医历来认为该病是因为"风邪中络"、"风痰瘀阻经脉"而发。中西医两家都强调外来风邪侵袭是致该病的关键。有些医家也重视"素体气虚""气血虚弱"易受风寒的内因,但对本病菌与情志因素有关的报道较少。我家治疗该病,历来重视情志因素,认为"惊恐"、"气恼"、"急躁"等刺激是致该病的重要诱因。我们曾对800名患者做过调查,发病前均有"害怕""生气""着急"等情志刺激。且20~40岁心火旺、肝气盛的青壮年发病率最高(占71%)。"恐伤于肾脉沉是,缘惊伤胆动相须"。肾气虚损,胆气不收则少阳不升;"怒气伤肝"肝气滞,肝胆气逆阻遏清阳,故血瘀而颊肿;急躁日久化火,火能生风,风燥火热易耗血伤津。《内经》曰:"风雨寒热,不得虚,邪不能独伤人"。清阳不升,不能温煦于面,气血运行不畅不能上养于面,卫气虚弱不能固表,风寒之邪乘虚而入。内外合邪损伤面神经而面瘫。

    2、治疗方法:
, 百拇医药
    临床中发现,每位患者健侧面部皮腠之间均有一条鬓发粗的筋腱,吊悬在耳唇尖与口角之间,暂称其为"吊悬腱"。"吊悬腱"与面神经有直接关系(直接受面神经支配),故采用针刺其腱来刺激面神经支配功能的恢复。此法称为"针刺筋腱新疗法"。具体手法如下:在患者腱侧面部取耳唇尖与口角连线中点处,左手捏紧选点,右手用消好毒的三棱针缓缓刺入0.3-0.5 cm,上下拨动针尖,寻找一条细如鬓发的筋腱。(注意:该腱会随病情拖延失治而渐渐变粗变僵硬)"吊悬腱"紧若琴弦,用针尖拨会感觉到"啪啪"之声。拨动不可过重,以免过早拨断其腱,也不可过轻,过轻达不到敲山震虎,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之目的。操作中,拨动"吊悬腱"5-6次后留针,让他人扶住针,用另三棱针刺丹雄鸡冠出血(三年以上者佳),将剪好的胶布上放入麝香少许,用鸡冠血浸泡,然后取针出,用手捏针眼微出血,贴上胶布,让带有鸡冠血的麝香粒与针眼吻合,鸡冠血与人血汇合。治疗隔天一次。随着病情向愈,"吊悬腱"越来越浅,越细,越松驰,最后浮到皮下病至痊愈。

    为避免一侧症状消除而另一侧病症又重复出现,内邪亢盛者,临床上多配合服用自拟"息风升阳活络汤"来驱逐内邪,消除致病根源。方药组方:荆芥、防风、柴胡、羌活、独活、白芷、当归、红花、赤芍、僵蚕、清夏、枳壳、姜连、炒栀子、甘草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、临床疗效:

    "针刺筋腱疗法"经1517位患者临床采用,有百发百中的疗效。此法安全可靠,简便易行,治愈快,一般3-4次病除(一周)。针后不留瘢痕,无任何后遗症状。

    4、典型病例:

    患者女,3.5岁,1986年4月3日来诊。家长叙述,患儿因去邻居家串门被狗惊吓,第二天清晨发现口眼歪斜,随即来诊。查患儿三关指纹,青筋显露,线如弯弓,确为兽类所吓,故让其先服自配小儿惊风散(主要成份:全蝎、僵蚕、蜘蛛、羚羊角粉、朱砂等),后行"针刺筋腱新疗法"两次而获愈。

    5、讨论:

    "针刺筋腱新疗法"是在我家祖传"鳝血点疗法"基础上,又经多年临床研究发展而成。此法操作方便,实用性强。克服了祖传"鳝血点疗法"局限性,地方性强的缺点(有些地区血鳝难抓)。并改针刺内面瘀血点出血为外刺"吊悬腱",改鳝血口内涂沫为外面雄鸡冠血点疗。临床中,我们发现了位于耳唇尖与口角之间的"吊悬腱"后,认为该腱对口角有牵拉之势,一定受面神经直接支配,故用针尖拨刺它,让痉挛状态下的面神经接受刺激而恢复功能:一侧面肌瘫痪,另一侧功能也受限制,又加经脉瘀阻,风寒侵袭,两侧气血均运行不畅,故用具有刚阳之性的雄鸡冠血温煦和促进气血运行。《本草纲目》云:"鸡冠血,用三年老雄者,取其阳气充溢也。风中血脉则口僻歪,冠血咸而走血透肌";用麝香少许取其活血通经之妙用。

    "牵正散"是许多医家医治本病的首选方。我们认为该方治该病有一定的片面性。白附子、全蝎配合虽有祛寒力强兼祛风定惊之功,但其热性有余,易助实邪。临床上,我们自拟"息风升阳活络汤"代替"牵正散"效果更佳。此方追风而不伤正,温煦血脉而不助邪。方中荆芥、防风、柴胡升阳开阖,协助羌活、独活解表散寒,祛风胜湿;同时现代药理研究,三者均有解热抗炎的作用;白芷散寒有温里消肿之功,协助当归、红花、赤芍活血化瘀;仍用僵蚕平息肝风,风息火自灭;清夏、枳壳利气化痰,气行血亦行;酌加炒栀子、姜连清中焦之火,釜底抽薪;甘草调和诸药,共奏祛风散寒,活血化瘀,抗炎镇静之功。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口腔科 > 口腔颌面部炎症 > 面神经麻痹(面瘫、Bell麻痹)